作者:Hans Wang(王恆),来自台北的L2
原文刊载在CardWalker部落格
随着对这个游戏的涉入,你或许将不再只满足于跟朋友之间的对局,或在卡店打轮抽这么简单,而是想要投入到更高级别(及更多奖品!)的比赛,这时,你将不可避免地要跟赛场里的黑衣人们打交道。

2014台北大奖赛裁判群
这些人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他们是为了比赛的公平及顺利进行而存在。当然我们是人,人难免会犯错,这时这些黑衣人将会依照你所犯的错来给出不同级别的判罚,从口头注意、警告、一盘负、一局负到最严重的取消资格。今天我们要来谈的,就是这个在比赛中大家闻之色变的判罚 — 取消资格。
取消资格又称 DQ,是 Disqualification 的缩写,亦即该牌手将不能再参加这一场比赛往后的比赛,在此之前所拿到的包括奖品或积分不追回,但之后也将不能继续参加比赛。取消资格是赛场里的最严重判罚,且有时候会伴随着之后的禁赛处分,着实不可不慎,但是,DQ 真的这么可怕吗?甚至有些牌手因为担心会获得判罚甚至被取消资格,于是在有问题的时候不敢举手叫裁判,这种状况是我们不乐见的,所以我们也决定来跟大家聊聊 DQ 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DQ 不脱以下这四个范畴:说谎(作弊)、贿赂、找死的跟笨死的。也可以说,你不要犯这些错,就算你不小心做了什么盘面上的蠢事(例如坟场洗回牌库时把放逐区一并洗回去了),你也不会因此而被取消资格。所有会被取消资格的行为都可以在万智牌违规处理方针里面找到(通称 IPG),今天就让我们用比较轻松的方式来看待这一切吧。
首先是说谎(作弊),这也是牌手最常被 DQ 的原因,当然说谎作弊的方式有千千百百种,但简单来说就是:
跟裁判说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跟裁判说谎这件事情,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该做,但有大多数的时候,牌手会为了隐藏自己的错误而选择性的隐瞒一些事情。就我裁判的身份来说:我想我不应当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会建议当裁判在问你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据实以答」,忠实地呈现实际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要知道只要你诚实(且不违反其他 DQ 原则的情况下),最严重的判罚就是一盘负(一局负只有「外来协助」跟「举止违背运动道德」),你都还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比赛,但只要被裁判认为你在说谎,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取消资格,孰轻孰重还请各位看官好好考虑。
再来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项往往伴随了「违反游戏规则」的罚则,举例来说:如果我不小心多抓了一张牌,我会获得一盘败;如果我故意多抓了一张牌,我会被取消资格。如果我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可以做(法术力不够、多抓一张牌、把坟墓场里面的牌移回手上等),但我还做了并抱著侥幸的心态希望不会被发现而借此获得优势,那唯一的解决方式也只有取消资格。
贿赂
万智牌是一个公平公正且公开的比赛,所有的牌手都应该建立在相同的基准上争取最高荣誉,而不应该是谁提供谁额外的金钱或是报酬来换取比赛的胜利,这不只是轻视了这个游戏,更是对其他牌手的不公平。所以任何提供外在报酬来改变比赛结果的事,都是被严格禁止的:我把八强奖品给你你投给我、我给你十包我们和局等都是被禁止的。所以一旦有人向你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勇敢的举手叫裁判吧!要知道只要你接受了他的条件,你就是共犯,而共犯的唯一处理方式也就只有 — 取消资格。
不过在此要特别提醒牌手的是,会被取消资格的是「改变游戏结果」的这个行为,所以如果你的对手坐下跟你说「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奖品都对分吧?」或是任何其他类似买保险的行为,只要在不试图改变比赛的结果的情况之下都是合法的。再者,在冠亚军战时把所有的奖品给对手来换取胜利是可行的,但你的筹码就只有冠亚军的奖品,提供冠亚军奖品以外的东西来获取胜利,依然会被视为贿赂 — 取消资格。
第三点就是找死的
顾名思义,你这么想被取消资格我就赏你一个痛快。不管是打人、偷东西、或是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或是赛场明文规定禁止)的事项,只要你做了,就是取消资格。大家出来玩开开心心,没有必要伤和气对吧?
最后一点就是笨死的
万智牌罚则里面明确提到「用随机方式决定比赛胜负为取消资格」,所以不管你是抽一张比大、猜拳定胜负或是丢股子,只要不是依照正常游戏方式决定胜负的,一律取消资格。
纵观以上四点,大家是否对「取消资格」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呢?如果,真的有一天你被取消了资格,裁判会给你一张空白纸来让你写下包括你的基本资料等的信息,以及你对于这次事件的看法。你可以完整陈述事实及你的看法,不管你是否认同裁判的判决,这张自白书将是判罚被送到委员会前你的最后机会。牌手调查委员会将会依照裁判的报告及被取消资格牌手的自白书来作出最后裁决,决定是否会有更多追加的判罚。因此请大家一定要诚实陈述,不过,当然是希望大家永远都不要有这个机会了。